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老师团队本科实习同学招募

各位同学大家好,我们MVIG实验室诚邀大家加入实习!

卢策吾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,交大吴文俊人工智能博士精英班、本科人工智能专业国智班班主任。

曾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(导师:李飞飞,Leo Guibas)从事博士后研究。近年来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,国家青年千人计划,《麻省理工科技评论》35位35岁以下科技精英(MIT TR35),科学探索奖(全国具身智能方向唯一),求是杰出青年学者,教育部青年科学奖,科学中国人杰出青年科学家,多年获得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等奖项荣誉。国际机器人顶会IROS、ICRA最佳论文获得者。担任《Nature》《Science》审稿人,CVPR、ICCV、ECCV、NeurIPS、AAAI等人工智能顶会的领域主席。

累计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CCF-A类期刊、会议论文100余篇,总引用量超过2万,包括《Nature》正刊,《Nature》机器智能子刊(上海交大第一篇,计算机视觉方向第一篇),TPAMI,IJCV,T-RO,IJRR(机器人领域TOP期刊)等。

研究方向简介

实验室研究方向为通用机器人(具身智能),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。与被动接收信息不同,具身智能强调智能体主动与物理环境进行交互。人类也在文艺作品里描绘过很多浪漫的机器人故事,比如《机器管家》中的安德鲁、《机器人总动员》中的瓦利和夏娃、《星球大战》里的R2-D2和C-3PO等等。

英伟达CEO黄仁勋在2023 world ITF大会表示:The next wave of AI, known as embodied AI, refers to intelligent systems that can understand, reason about, and interact with the physical world。即,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被称为具身智能,它指的是能够理解、推理和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。

具身智能驱动的通用机器人将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状态,也是目前国际学术和产业前沿。目前很多全球顶尖的科研机构,如Google DeepMind,Nvidia,Tesla,OpenAI,Boston Dynamics,Stanford,MIT,UCB,CMU等,都在具身智能方向有大量投入,也涌现出诸如特斯拉的Optimus,Figure与OpenAI合作的Figure 01,斯坦福的ALOHA等现象级产品。

为了更加清晰地了解机器人和具身智能,可以参考这几个视频演示和访谈,均来自我们的实验室(点击超链接查看)。

视频演示:

视频访谈:

我们组一直致力于突破性和探索性的前沿研究,具体可以查看我们主页

我们不要求本科实习同学具有机器人硬件知识。对于想在AI层面研究的同学,我们提供机器人平台调试支持,无需涉及控制和硬件本身;对于想尝试软硬件联合学习的同学,我们也给与指导。我们实验室已经建立一支AI算法模型,机器控制,机器人硬件设计的全面团队,可以提供全面支持。

学生培养

为了培养未来人工智能的领军人才,我们将本科生培养流程分为三个阶段:

我们会给学生充分的指导,组内可以为大家提供:

  1. 高水平科研团队。我们的实验室拥有一支由优秀的博士和硕士同学组成的团队,其中包括每年能够稳定发表多篇CCF-A类一作文章的同学,获得顶会最佳论文,以及本科阶段来自交大ACM班,交大本科计算机等专业前三名的同学,也有本科来自清华姚班,清华智班,中科大少年班等等。每位本科同学都能够与他们相互交流,从科研和学业等很多角度得到指导。
  2. 丰富的科研资源。我们能够为本科同学提供丰富的算力(A100、4090等)和全面的设备(人形/轮式/足式机器人、机械臂、灵巧手等),满足同学们不同兴趣的科研需要。
  3. 深入的科研指导。我们会根据同学的未来计划与时间安排,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。包括研究想法的构思、算法设计、实验部署、程序上的实现、以及论文写作,我们都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建议。实习同学在本科阶段能够接触到完整的科研流程,得到独立科研的能力,几乎所有坚持下来的同学都能收获自己署名的论文。
  4. 自由的选题空间。我们尊重每位同学的兴趣爱好,在科研选题上给予大家广泛的自由选择空间,让每个人都能自主选择课题。

除此之外,我们还能够为实习同学的未来发展提供助力:

一、出国:

  1. 卢策吾老师回国任教前在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工作,曾与大量在美国名牌大学任教的同行朋友与同学合作。目前在本科生培养上一直与北美名校(特别是四大:斯坦福,UCB,MIT,CMU)保持有广泛的交流。除美国外,实验室与新加坡、香港等地的高校也有紧密合作。我们会积极提供各种合作机会,助力本科生后续暑研和研究生申请。
  2. 目前我们实验室已经培养10余名本科同学获得四大的博士offer(Stanford博士1人,MIT博士5人,UCB博士2人,CMU博士2人),并且每年(除疫情影响外)都有数名同学获得在四大的实习交流机会。

二、保研:

  1. 保研时,组内会优先考虑在实验室认真实习过的同学(目前研究生大部分来自本科实习生)。若实习期内表现认真且能够获得推免资格,实验室会竭尽全力为大家提供组内的保研机会。
  2. 我们组也与国内各个高校长期有紧密合作。希望去其它地方保研的同学(如清北、交大其它老师等),我们都会积极帮忙推荐。
  3. 实验室与国内各大科技公司有广泛合作,研究生可以内推实习和就业。

博士生研究生培养成果: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不只为发表论文,更重要的是能获得真正的研究能力,以及AI学科的全局视野和底层逻辑。我们实验室在学生培养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:

  1. 实验室同学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平均每年产出二十余篇。
  2. 工业界就业为导向的同学在各大知名科技公司(微软,英伟达,腾讯,阿里,字节,华为等)有实习经历,部分毕业生已到上述公司任职。
  3. 学术界就业为导向的博士毕业生,有目前在斯坦福、MIT等世界顶尖学府从事博士后研究,也有已在上交等顶尖高校找到教职。
  4. 组内10余名同学在学习期间获得各项荣誉与奖学金,荣誉包括优秀博士学位论文、CCF-CV学术新锐、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帆奖、吴文俊荣誉博士等,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、微软奖学金、百度奖学金、字节奖学金、商汤奖学金、计算机系杨元庆奖学金等。

招生要求

我们认为科研水平和考试成绩不是直接相关的,很多成绩并非最突出的学生仍旧在本科阶段成功发表顶会论文,在组内成功保研。MVIG实验室诚邀所有学有余力(不会因为科研耽误课内学习)的同学来组内实习。